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22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先后兩次重點談到“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內容,從總書記談到“生態”相關內容來看,每一次“生態環境保護”的出現都意義非凡。
第一次出現“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內容,確定“生態環境環保”在十年變革中的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愈發凸顯。黨的十九大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將“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寫入了黨章中。
在二十大報告中第一次出現“生態環境環保”相關內容時,總書記強調: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曾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新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十年,生態環境領域同樣如此,這十年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
從思想引領來看,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創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從戰略部署看,我們把“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把“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把“綠色”納入新發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納入三大攻堅戰。可以說,生態文明建設的謀篇布局更加完善、更加系統,也更加成熟。
從改革舉措來看,這些年我們改革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管理體制,建立和實施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文明目標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河湖長制、生態保護紅線、排污許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一系列制度。這十年間,我們還制修訂了30余部相關的法律法規,越織越密的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而從二十大報告中可以看出,對于生態環境產業而言,過去十年的堅持,一直在被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
第二次重點強調“生態保護”,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我們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防治外來物種侵害。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
在上述522字中,總書記確定了未來生態環境產業的發展地位,為生態環境產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這也意味著未來環境產業在政策驅動下,將迎來更多機遇與挑戰。
1.“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土壤污染治理市場被重點關注
據中國固廢網獲悉,今年以來,土壤問題已經多次在重磅政策中亮相。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利用四年時間全面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此后不久,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消息正式在中央一號文件里亮相。這是距上一次全國土壤普查40年后,我國再一次對土壤進行的“全面體檢”,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二十大重點強調了土壤污染治理問題,意味著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市場或將在未來被重點關注。
隨著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的完成,各省市陸續公布并定期更新污染地塊修復名錄。截止2022年1月,全國污染地塊總數達到770塊,十四五期間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數據來源:中國環保產業協會
隨著“三普”進入實地調查,土壤治理工作網絡也將越織越密,借助此前普查數據,二十大報告中對土壤污染治理行業的關注,行業需求有望持續釋放,各地土壤污染管控與修復領域或將開啟一場大戰,行業發展勢必迎來新的突破口,找到新的增量空間。在進入“十四五”的第二年,以更高標準打好凈土保衛戰成為必然。
E20研究院認為,“凈土保衛戰”在“建設美麗中國、鄉村振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土地經營流轉”等國家引導性政策推動下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對土壤污染源頭防控的加強和重視是土壤修復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標志,由“先污染,后治理”向污染管控協同高效治理的戰略轉變。不斷完善的土壤環境政策制度,以及不斷嚴格的土壤環境監督執法將有效保障土壤污染的源頭防控,而土壤環境的監測檢測、土壤環境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污染溯源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土壤環境管理與修復的咨詢服務等都將成為污染源頭防控工作的重要支撐。而土壤修復行業標準體系規范的不斷健全,也將推動土壤污染治理的市場機制與商業模式的不斷成熟,從而推動行業技術裝備化,成果產業化的高速發展。
2.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仍是環保行業的重大發展方向
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意味著未來降碳減污仍是發展目標之一。
從產業發展來看,環境產業也是降碳減污的主要陣地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要點是突出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手段是強化減污降碳的目標協同、區域協同、領域協同、任務協同、政策協同、監管協同,途徑是通過減污和降碳兩個領域工作的深度耦合和同頻共振,實現提質增效。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曾在接受中國環境報采訪時指出,目前碳話題下的獲益主體主要是新能源行業,環保企業當前在減碳方面的市場空間并不大。“但這并不意味著環保企業與碳達峰碳中和計劃無關。”薛濤認為,短期來看,主要還看環保企業能不能通過“賣碳”來獲取收益。例如,沼氣發電行業可能是減碳方面關聯收益較大的領域。此外,環衛新能源車輛生產企業和環境監測類企業也會有相關利好,但應該與碳交易沒有直接的關聯。長期來看,碳排放量將是衡量一個產業綠色發展水平的重要評價標尺,企業的技術路線選擇、管理水平等方面必須遵循正確的價值方向,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優勢。同時,碳減排納入環境監管后,很可能對環保企業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環保企業一方面不要對當前減碳收益有過高期待,同時也要未雨綢繆,積極研究,盡早對未來行業可能帶來的變化有所布局。
僅以污水處理行業為例。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污水處理全覆蓋的國家,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碳排放約占全社會總碳排放量的1%左右。排水與污水處理行業碳排放量雖然占比小,但依靠改變技術路線、改變運行模式,輔以適當的低碳改造,即可減少碳排放,相比其他行業,減碳效益更大。為了碳減排,就需要更好的節能降耗,也就呼喚真正的精細化運營。
利好實體經濟,肯定民營經濟力量,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二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三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土地權益,鼓勵依法自愿有償轉讓。
四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五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從報告的上述內容中能夠看出,“市場經濟”、“兩個堅持”、“實體經濟”是未來市場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從“兩個堅持”中能夠看出未來民營經濟在市場主體中發揮的力量被再度肯定,中共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也表示,民營經濟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民營經濟人士始終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兩個“毫不動搖”已經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大政方針,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個方針政策現在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環境產業中的民營經濟作為產業發展中堅力量,在未來也將持續發揮作用。
報告強調繼續走市場經濟道路,提高實體經濟實力。作為實體經濟的環保行業在未來發展中也將繼續走市場經濟道路,并通過高水平發展,增強環境產業實體經濟實力。
E20研究院指出,目前,環境產業已從“投資拉動”向“高質量服務拉動”升級,發揮政府作用,在政策引領下通過市場供需的均衡調節,實現產業服務模式的升級。高質量服務的升級需要企業自身“內核”的提升,無論是技術領先性、內部管理先進性還是服務模式的系統性,均是環境企業未來升級的必經之路,因而市場競爭賽道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企業盈利模式的增長方式也會有所調整。但在全球經濟增長力不足,以及疫情等外部影響下,財政支付壓力顯現,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區域協調統籌是企業戰略的必然思考。
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未來環境產業發展的重點內容
在二十大報告中,總書記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除此之外,總書記還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由上可知,對于我國產業整體發展而言,未來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是必由之路。尤其對于環境產業而言,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更是難以分家。
環境產業從無到有二十年,從2002年建設部頒布《關于加快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2004年發布《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直接拉開了水務行業改革的序幕,之后中國水業一路披荊斬棘,不斷釋放空間、釋放需求。快速發展、規模化是當時的行業主調,當規模化有空間的時候產業是滿目皆春,欣欣向榮,一直到2017年之前,行業估值遠遠高于平均估值,環境產業在一個又一個的風口下不斷向前。
E20研究院院長、北大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傅濤指出,“直到現在,雖然環境需求仍在釋放,但規模化簡單擴張接近盡頭,業界企業感受到一種蒼茫:好像都是路,又好像沒有路。”
蒼茫的背后是產業的無奈,環保行業是扭曲的行業,市場化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但產業化水平嚴重低下,即使大企業也是眾多小項目的簡單資產疊加和風險疊加,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化門檻,行業對資本的依賴,又讓很多外部企業實現“跨界打劫”。
雖然環境市場增量就在眼前,但商業形態已經不同。如何理解環境需求的高質量?
傅濤曾在2021年(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提出:要重新認知高質量,高質量就是高標準服務,但是高標準不等于高排放標準,不等于高的供水水質標準。這些服務標準是基礎服務的標準,基礎公共服務的標準意味著甲方付費,而甲方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更寬的基礎公共服務,把支撐污水處理、雨水、地下水等一系列的費用全部砸在政府身上,是不可能的。
從環境產業整體發展來看,傅濤強調環境設施100%需要提升,處理污染物是環境設施的基礎功能,穩定達標只是污水處理廠未來發展方向的一個基礎的選項和合格項,未來真正高質量的方向是精細化、智慧化、資源化、低碳化、生態化、社會化(以下簡稱為“六化”)。
要實現環境基礎設施的提升,達到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六化”目標,須將科技創新排在首位,以技術作為驅動,促成技術產品化的轉變。技術產品化水平是產業化水平的標志,產業化是橫在技術領域和產業領域的鴻溝,這個鴻溝需要用技術的產品化來填平,必須在產品上謀出路,才能進一步促成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達成。
總的來看,此次報告中兩次重點談到“生態環境保護”話題,同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也出現了兩次,意味著未來環境產業的發展也將牢牢圍繞“兩山理論”展開。
來源:E20水網固廢網
在線咨詢
電話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