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上海市民每次扔垃圾時都要面對“濕垃圾還是干垃圾”的選擇難題。如果沒把垃圾送進正確的垃圾桶里,市民還要面臨50至200元不等的罰款。
在干濕垃圾讓上海人抓狂的時候,日本的垃圾分類方法也再次受到關注。在日本,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四個大類:可燃垃圾(廚余垃圾、塑料、橡膠、已污損的紙巾等)、不可燃垃圾(餐具、廚具、玻璃制品等)、資源垃圾(書報雜志、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等)和大型垃圾(大家具、電器、自行車等)。每個大類下又細分成若干小類,每個地區的具體規定有所不同。
根據日本可持續發展協會的數據,日本每年產生的食物垃圾約有2000萬噸。在這些食物垃圾中,有52%來自家庭。也就是說,日本家庭每年生產大約1000萬噸的食品垃圾,這個數據約等于日本人一年的食量。在資源有限的島國,人們希望盡可能地減少資源浪費,每個地區的《垃圾分類手冊》都會再三叮囑居民減少食品浪費,日本小學生必修的環保課程也會有相應內容。橫濱市政府的官網上還專門介紹了“零食物殘渣”的菜品,附有食譜和制作鏈接,鼓勵人們進行環保烹飪。
廚余垃圾后端如何處理?
居民日常產生的廚余垃圾與其他可燃垃圾一起,被集中運往垃圾焚燒廠。廠里的焚燒爐通過強大磁力將有機物分解出來,經過低溫等離子波輻射,先干燥,再燃燒分解碳化,剩下的灰又經過二次燃燒,變成蒸氣和二氧化碳。燃燒后產生的蒸汽可以生電,除了電廠自用電之外,剩余電力接入電網系統。垃圾燃燒剩下的爐渣經過除鐵、篩分、破碎等處理后可以進行綜合利用。
目前,國際上處理包括廚余垃圾在內的
濕垃圾,往往面臨著燃燒會產生二噁英的難題。我國廚余垃圾處理起步較晚,目前達不到日本
廚余垃圾處理的條件。廚余垃圾處理有沒有新的方式可以避免二噁英的問題呢?
廚余垃圾微生物處理機采用高效微生物菌種降解濕垃圾(有機垃圾),全程無污染,符合廚余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要求。